今年第四号强热带风暴“电母”离开浙江沿海后,高温将再度来袭。
来自浙江省气象台的消息,随着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加强,预计未来5~7天全省都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日气温一般可达37℃~39℃,局部甚至达39℃~40℃。
挥之不去的高温让众多浙江企业都犯难,一方面订单不能耽误,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工人在高温下的工作生产安全。各个企业见招拆招,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
高温下浙企众生相
与外面烈日炎炎相比,在金华步阳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也是热火朝天,由于外贸市场回升明显,国内市场的增幅也快,永康的门业在上半年增长势头明显,企业不得不在盛夏的高温下依旧开足马力生产。
在喷漆车间,即使在平常,温度也都会在30度以上,而在夏天,温度则会更高,里边的工人往往工作没多久,就已经汗流浃背。
与室内的高温相比,在室外超过40度的地表温度下工作,更是难以忍受。
时善楼是杭州京东快递配送员,每天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把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中,每天的送货量都不下于二三十单。面对毒辣辣的太阳,他也显得很无奈:“这是我的工作。”而像他这样的配送员在公司里还有很多。
在杭州的一些建筑工地上,下午最热的时段里,已经听不到了机器的轰鸣声,也见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早上5点半开工,中午10点半收工,下午4点半开工到晚上10点左右收工,早开工晚收工成了建筑企业每年夏天的惯例。
相关部门也发出通知,要建筑企业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室外作业,气温一旦达到37摄氏度就不允许作业,工人的宿舍也必须配备空调。
俗话说,好汉不赚六月钱。但在这个夏天,众多的浙江企业都在和高温一较高下。
各种措施关怀生产力
“发汽水啦。”杭州杭氧填料有限公司填料车间里的工人都暂时停下了手中的活,从企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冰凉的盐汽水。
在杭氧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杭州杭氧填料有限公司的分布器车间和填料车间,只要气温超过35摄氏度,工人们就能喝到冰凉又解暑的盐汽水。为此,企业还专门购置了冰箱。
“车间每天还准备好几桶用临安特有的茶泡的‘六月霜’,用来给员工防暑的,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都一应俱全。”杭氧股份工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相关的制度,企业给每位员工都发放了高温补贴,而在高温生产一线的员工的高温补贴都比其他工种要高。
不仅如此,在高温的车间,企业还放上了两个大铁箱,每天都在里面放进很大的冰块,伴随大功率的电风扇,把凉风送到车间的各个角落。
在温州的吉尔达鞋业公司里,一箱箱用于降温的冰块不时被运进厂房,安放在员工的生产流水线旁。而红蜻蜓集团则为生产车间购置了56台水帘空调,让员工们在更加凉爽舒适的环境里工作。
在步阳集团,最近又给员工涨了一次工资,这已经是企业今年第三次给员工涨工资,目的就是给一线的员工高温补助。
按照8月6日全国总工会发出的《关于继续做好高温天气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企业落实按时足额发放高温补贴和防暑降温费。
而早在7月份,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会同浙江省国家税务局以及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发布了《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企业在职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的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发放时间为6月、7月、8月、9月,总共4个月。
《通知》还要求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条件下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